首页 > 公元文摘 > 物业文章 > 文章详情

懂财务,会经营 ——物业管理者应具备的财务思维


钟治/来源《深圳物业管理》杂志/2019第五期


    作为企业管理者,不一定要掌握完整的会计知识与财税知识,但必须对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、经营数据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断。在做决策时,能够通过财务数据、经营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决策。在业务管理中,无论是成本控制、预算管理、还是业务运营,都能够围绕经营目标的达成而开展。那么,管理者基本上不会偏离目标和方向。

 

    思维,是对事物判断、思考的一种逻辑和过程。

 

    什么是财务思维?

    A总是H物业公司董事长,该公司规模在当地还算比较大。他对公司的运营情况了如指掌。当笔者问他,物业公司的年盈利情况时,A总是这样回答的:“这个还真不清楚,不过我每年账上的钱都在增加,我想盈利应该还是可以吧。”这并不是对公司盈利情况的掩饰,而是其真实想法。

    这就是有业务思维,而缺乏财务思维的典型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,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应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。掌握企业的经营数据,看起来似乎很简单。但现实情况中,往往大部分的行业管理者都搞不清楚企业的经营情况。要么是像A总一样看账上的金额,要么是直接问财务还有多少钱。对营业收入、经营成本、利润额都是一本糊涂账。

   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,向物业管理者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演示:

    某物业公司成立,老板投入资本50万,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,公司固定资产15万元,银行存款及现金65万元,应收账款50万元,支出的押金和保证金15万元。收取的押金20万元,预收的物业费30万元,应付供应商款10万元。问题:该公司的资产是多少,负债是多少?课堂上能够准确回答的人寥寥无几。

    这也是缺乏基本财务思维的表现。

    无论是管理一个项目,还是经营一家企业;无论是做好品质,还是顾客服务;无论是培养团队,还是做好运营;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实现持续盈利。没有盈利,项目就没有延续的价值。没有盈利,企业就没有生存的基础,更没有发展的未来。因此,作为管理者,必须了解所管理的项目或企业,真实的盈利状况是怎样的。这是财务思维的基本要求。

 

    管理者应具备财务思维

    物业企业在投标的过程中,需要做财务测算。很多企业都是抱着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,没有对项目进行准确的测算。所以,往往当项目接下来后,才发现面临亏损。一家物业公司接管一个政府项目,由于在投标时费用测算不准确,最终导致公司实际管理成本大,无法实现收支平衡。这种例子在现实中其实很多。

    O2O概念正火的时候,广东某家物业公司的老总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,立刻投资自行建设O2O社区平台,结果一年过去了,投入了一百多万,平台仍然还在建设中,O2O业务压根还没有起步。投资是个技术活,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测算,对资金进行计划和安排,对风险有预判,而不是盲目的凭感觉。投资决策需要财务思维。

    作为企业管理者,不一定要掌握完整的会计知识与财税知识,但必须对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、经营数据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断。在做决策时,能够通过财务数据、经营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决策。在业务管理中,无论是成本控制、预算管理、还是业务运营,都能够围绕经营目标的达成而开展。那么,管理者基本上不会偏离目标和方向。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渐进的过程。尤其是需要打破思维的惯性,很多时候,由于知识与思维的局限,也会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
 

    财会人员应具备财务思维

    财会专业人员还需要学习财务思维吗?

    在培训和咨询的过程中,笔者发现很多行业的财会人员仍然只有会计思维,而非财务思维。会计思维,是财会人员在日常的记账、核算的工作中形成的工作习惯与思维惯性,表现在工作形式上,就是着眼于过去,是一种静止的、静态的观点,用过去决策现在,用现在决策未来。而财务思维,是从经营和管理的角度建立的思维模式,表现在工作形式上,是着眼于未来,是一种发展的、动态的观点,是用未来决策现在。

    会计思维,在记账等基础的财务工作中体现出了严谨和专业。但在企业管理中,如果不能够融合业务,就会变成“固执死板”或“鸡同鸭讲”。因此,我们一再强调业财融合的重要性。财务人员做好会计核算只是基础工作,更高层面的水平体现在财务人员能够运用财务思维,从经营的角度,对业务运营状态、业务运营的数据、业务运营的风险出具专业的意见。

    例如前面说到的A总,他的财务经理应有能力且将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合适的方式反馈给A总,使其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知晓风险。在物业公司投标的过程中,财务人员针对项目的费用测算应有能力及时发现错漏并做出预警,就可能会为公司挽回损失。同样,在公司计划投资的过程中,财务人员应能够对投资项目给予投资分析或风险预警,就会减少公司的投资风险。

要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,需要财务人员更深入的了解业务,同时也需要财务人员积极转变思维模式,能够在提升财务专业水平的同时,从会计思维向财务思维进行转变。

 

    如何培养财务思维

    首先,无论是非财管理者,还是财务管理者,都需要加强学习,夯实基础。行业大部分人员的专业水平基础薄弱。建立逻辑思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知识储备。因此,我们需要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,对行业的基础知识、财务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渠道逐渐提高。专业书籍、线上课程、咨询专业老师等都是合适的选择。

    其次,需要熟悉业务,掌握业务的要点。熟悉业务,就是要熟悉企业的经营活动,管理者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要点,包括成本构成、盈利模式、业务运营的关键环节。企业的每一项经营活动,都与财务管理有关。不熟悉业务,就不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。很多财会人员与业务人员难沟通,就是由于财务人员不懂业务,不能够从业务的角度给到管理者有价值的信息和专业意见。甚至会由于财务人员的局限性影响业务工作。

    第三,要能够擅用数据,关注全局。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,无论是投资行为还是经营决策,都不能盲目凭感觉判断,而是要凭数据说话。只有数据才能准确揭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关联程度。对于企业,财务数据是对经营情况真实而客观的反映。管理者要擅于通过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,包括:成本水平、人员效率、利润贡献等等。从而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正确的决策。在关注数据的同时,还必须要有全局观。不能够单一的只看一个指标,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,平衡各个指标的关系,例如,对成本进行分析的时候,不能单纯看某一项指标的占比,而是要对成本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估,判断成本的高低和影响因素。

    最后,要不断学习,勤于思考,拓展视野。行业管理者需要打开思维的局限性,除了关注专业和业务本身,需要积极拓展视野,了解更多的知识与讯息,丰富眼界的同时,也有助于突破思维的局限性。面对工作,尤其是重复性的工作,更需要做的是打破惯性思维的模式,勤于思考,多问一些为什么。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有助于快速提升认知水平。

    财务思维,不仅能够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。对于个人而言,也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发展,甚至是财富积累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,突破惯性思维模式,提升财务思维,是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。


阅读: 6226 次     2019/6/14 11:00:00